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 肉类加工间里,各种肉食被切好装盘备用;蔬菜加工间中,洗菜阿姨正在清洗各类蔬菜;烹饪间内,厨师看着菜单、挥着大锅铲准备开炒……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长联小学公益厨房里,食堂工作人员正为学生准备饭菜。
从蔬菜加工间到烹饪间再到备餐间,厨房分区明确、设备齐全、地面整洁。“以前我们都是用土灶做饭,墙面被柴火熏得黢黑。”长联小学后勤老师徐稳根说,现在学校食堂已然变成“样板间”。
面貌之变:从“大通铺”到“样板间”
“之前学校食堂像是一个‘大通铺’。”长联小学校长顾大兴描述,学校条件有限,荤菜、素菜都放在一个房间里,洗菜、切菜、炒菜也都在同一个房间,切菜和切肉共用一块菜板、一把刀。
平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股何文龙坦言,由于硬件条件跟不上,几年前平江县多所乡村学校的厨房不满足食品安全条件。
食品安全是底线,如何给学生一份健康保障?
在财政部驻平江县定点帮扶工作队的协调推动下,自2018年起,平江县教育局与平江县市场监管局携手九阳公益,共同启动“公益厨房”项目,为乡村学校厨房提供电气化设备和专业的厨房设计方案,改善设施落后问题,提升校园餐饮质量。
公益厨房内,工作人员在为学生准备餐食。
长联小学就是受益者之一。现在,走进长联小学厨房,整洁、明亮、现代化的厨房和食堂场景映入眼帘:电磁大锅灶、蒸饭车、绞切肉机、保温饭台、消毒柜和碗柜等全套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;蔬菜加工间、肉类加工间、烹饪间、备餐间和洗消间划分明确;餐桌餐椅摆放整齐,孩子们有序排队就餐……
平江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郑振庭介绍,截至目前,九阳“公益厨房”共捐赠了75所义务教育学校厨房设备,教育局配套投入厨房改造资金上千万元,受益学生达3万余人。
观念之变:从“吃得好”到“吃得对”
曾任平江县教育局学校后勤管理中心主任的王再安参与了70多所公益厨房的建设。“公益厨房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硬件设施,还与国家的营养改善计划相辅相成,帮助改善学生营养状况。”王再安说,随着公益厨房不断建成,平江县乡村学校食堂的条件逐步得到改善,真正让学生“吃得好”了。
“吃得好,还要吃得对,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”九阳公益给平江县桂花学校带来的“食育工坊”项目,让校长刘志坚有了新的认识。
孩子们在九阳食育工坊内动手做美食
九阳公益与桂花学校从2021年开始共同打造“食育工坊”,建立厨房场景的教学空间,提供食育课程及教辅用具,培养相关师资力量。
“以烹饪为教学载体,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习到传统饮食文化,还能让孩子们学到营养健康知识,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,也可以带动整个家庭对学生营养健康的关注。”校长刘志坚说,学校、孩子和家长的观念也正从“吃得好”向“吃得对”转变。
在桂花学校食育老师罗瑾看来,食育工坊实现了与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》的有效衔接,在食育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劳动与健康意识,提升劳动能力,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。
模式之变:从“纯硬件”到“全链路”
随着国家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相关意见的出台,当地与九阳“公益厨房”的合作模式也不断优化。
“2018年时思维还有一定局限,只想着改善纯硬件设备。”何文龙说,“现在不但要对厨房硬件方面彻底改造,还要从厨房分区等全方面考虑,形成全链路实施方案,打造符合明厨亮灶标准执行的‘样板’厨房。”
2018年,平江县有182所学校的食堂不具备发证条件,随着公益厨房陆续建成,目前当地学校食堂均已符合“明厨亮灶”标准,获得了食品安全许可证。
长联小学公益厨房内,孩子们在就餐。
从“公益厨房”建设到“食育工坊”升级,平江县级层面的乡村教育公益也在不断创新。
“‘公益厨房’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中来了。”郑振庭说,得益于九阳公益厨房模式的辐射带动和启发,目前,平江县每个乡镇都成立了教育基金,集合社会力量帮助困难学生和教师。
同时,食育工坊在平江县持续推动,一些学校开始自发地建设食育工坊、开设食育课程,这让王再安很开心。(采写:汪菁璐 设计:战晓菁 供图:九阳公益基金会)